QQ:151796400 微信:suzhu08

首页 >> 原创论文 >> 教学考试论文 >> 浏览文章
高校教育论文:高校开展情感教育浅析
作  者
18论文
作者单位
文章刊期
18论文
入库时间
2013-09-13
阅读数量
2973
【摘 要】本文简要叙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,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应引起家庭、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,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,将情感教育渗透到高校的德育工作中。……
【关键词】

高校开展情感教育浅析,摘要:本文简要叙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,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应引起家庭、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,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,将情感教育渗透到高校的德育工作中。

关键词:高校 情感教育 德育工作

情感教育是以学生为基点,根据学生自身应变的特点。通过他们内心活动和对客观事物需求,培养他们健康、充实、完美的情感世界,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。使他们在外部环境作用和内部心理交错作用的前提下,逐渐提高对事物的理解能力。情感职能可以说是一种中介能力,决定了我们怎样才能充分而又完美地发挥我们所拥有的能力,包括我们的天赋能力。一个天赋智力很高而情感智力低下的人,就像一部车速极高的汽车,在驾驶中偏偏刹车系统出了毛病,随时都会面临“车毁人亡”的危险。目前高校不少在校大学生也有类似的问题,他们在生活学习中缺乏清醒的头脑,奋斗目标模糊,学习动力缺乏,上进心不强,伴随自卑,自傲、自私,逞强好斗,固执己见以及不良的甚至病态的心理特征。他们是网络游戏的高手,迪厅的猛虎,学业成绩却一塌糊涂;他们是运动场上的铿锵,课堂上却无精打采;他们在同伴中口若悬河,面对父母却少言寡语。他们缺的是情感智力,缺乏驾驭自己的能力。是什么使他迷恋网络,痛恨书本,疏远父母?不敢面对现实、面对人生、面对社会,是情感教育没有深透到各类教育中和各种环境中,家庭、学校、社会没有引起高度重视,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教育工作的不到之处。因此、我们必须把情感教育柔和在各类教育中,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材,才能满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。

一、家庭、学校和社会情感教育的缺乏对学生产生的影响

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,“一个人行为不善,是因为他的基本需要被剥夺才做出的反映。他还认为人的内部天性若被压抑,就会出现不健康的个体,只有个体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而不是受挫时,人才能达到健康和自我实现”。也就是青年学生的品德问题,实质是在他们成长中生理的需要,家庭的需要,关爱的需要、尊重的需要、自我发展的需要、自我成材的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所致。他们没有真正地感受到爱,也未能得到他人的真诚爱,可以说一个得不到真正的爱和受尊重的人,是无法感受别人和尊重别人,也做不到自尊,自爱、自重。事实说明在各类教育中,由于家庭教育、学校教育和社会的原因,致使他们缺少爱体会不到爱的价值和被尊重基本需求,所以导致了他们自卑、孤僻、懦弱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。

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式的专横,管教缺少正确引导、民主气氛,家长望子成龙,望女成凤心切、不注意对子女进行晓之已理,动之以情的感化工作和情感教育,缺乏正确的交流、沟通。父母只求满足子女物质食粮需求胜于精神食粮需求,家长缺少情感教育的素质。在 “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”的陈旧观念影响下,对子女过分的期望与对学业的不合理的要求造成他们情绪上焦虑感,负罪感,个人的兴趣淡漠,感受能力下降。

在学校教育中,由于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,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要接受狂风暴雨的读、写、算、如逻辑理智训练,单一的教学模式和说教,实践操作少,情感教育得不到满足,感受能力、独立工作能力下降,没有把健康的情感教育作为教学教育的目标来设立,缺乏明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措施。学生的情感意识得不到提示,特别是部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,在老师、同学中得不到肯定和赏识,缺乏成功的体验和自尊心的满足,很容易产生各种情绪。

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气侯下,更强调对情绪的控制、抑制,强调情感表达含蓄,面对表情的掩饰、收敛,更注重强调情从理出,情合于理,却忽略情感的自然流露,流畅表达和对不良情绪的疏导。

无论是家庭教育、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,他们都从中感受着情感的感染,如果将情绪掩饰强化,最真实的情感被淹没,导致情感的麻木、行为标准无法辨认,他们只好选择放弃。当他们无法理解别人的真实情感时,只好逃避,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上网聊天。

二、加强情感教育是以人为本教育观的要求

教育的本质是育人,是提高人的素质。我们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在选择适合教育的教育者,而不是在创造一种适合受教育的教育。在教育领域人人皆知,近几年生源情况足以说明,他们的智力无多大差异,差异只是在行为道德品行,心理素质等非智力上。霍华德、加德纳的多种智能理论的基本思想是:人与人在智力方面没有高下,只有异同。教育者如尊重每一个人的优势条件,并从早期加以鉴别,维护和开发,给予一个支持性的文化情景,使其优势充分发展起来,便可促其成为某方面人才。我们教育过程中的模式化,标准化的教育,又如何能适应学生多种智能发展的需要。生活在现实社会的人“身残智不残”,必定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充分体验到爱,感受到爱,懂得自尊、自爱、自重的价值,在现实生活中能自发的体验到自身的内省感和人际感。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,更应该用心去爱学生,关心学生,帮助学生正确的对待学生。公正的评价学生,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,努力挖掘他们能力优势,在教育中引导他们“求同存异”,真正做到教育以人为本。

三、进一步把情感教育渗透到高校的德育工作中

近几年来高等院校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,把德育工作放在了首位,同时将情感教育渗透到德育工作中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
(一)引导学生欣赏美、感受美、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感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:“美是一种心灵体操——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,心地纯洁,情感和信念端正,把美称为情感教育”。对此我院根据学生的特点,增加了情感类教育内容,选修课设置了音乐欣赏、文学欣赏、电影欣赏、摄影欣赏、文艺欣赏、书画艺术等课程,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院文体活动。使学生懂美、爱美、心更美。学生还参加了本校内各种艺术社团,开展的有声有色,文化,艺术活动陶冶了学生的情感,发挥了具有成效的情感教育功能。

(二)将心理学的理论运用到情感教育中。爱心是教师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的起点,情感教育是德育的主要组成部分。在新时期下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,而是全社会共同关注问题,也不是单以“父母心”的苦口婆心式的说教,只有将心理学的理论恰当地运用到每个学生身上,才能产生效果。在教育中应运用“归因理论”,将学生每一步的成长都“归因”为有提高,善于总结自我,使学生们体验到在生活中的自信感、自豪感。老师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,把尊重的话语传递给每一位学生,用老师的言行感染着学生的情绪,影响着学生的行为,使他们更加自信和自强不息;运用“倾听技巧”,多听学生对问题的看法,对自己行为的评价用内心去感受、宣泄,做与学生“融为一体”的老师。

(三)加强对学生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。研究新形势下学生的心理特点,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。首先,增设心理课,帮助学生认识情绪,学会控制和管理好自己的情绪,随时排解不良情绪,做自己情绪的主人,提高情绪智商;其次,细分年级差别学生的生理、心理特点,有计划地举办不同类型,不同层次的心理健康讲座,开辟宣传栏、设立咨询室;再次,设立心理辅导室帮助学生及时排除心理障碍,处理好学习,工作,生活中种种问题;此外,在班级管理中,注重发挥社团组织的作用,引导他们积极开展心理活动,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在这个团队中自己地位,形成团结互助、互帮互学、互敬互爱、相互尊重的情感氛围。

参考文献:

[1]刘彬.如何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[J].教书育人,2006,(35):72—73.

[2]郑雪.心理学[M].高等教育出版社,1999年.

[3]张云著.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[M].上海人民出版社,2001年.



咨询联系:信箱:shkcn@163.com QQ:151796400 电话:17392328115 微信:suzhu88
http://www.18lw.net/Item/Show.asp?id=1495&m=1
版权信息:18论文—要发论文、易发论文是专门从事期刊广告代理、论文写作指导的服务平台。平台依靠专业的队伍和广泛的媒体合作资源,提供针对性论文写作指导及发表协助方案,真正做到论文易写、论文易发。
投稿没有捷径,有的是对目标媒体的了解,做到有的放矢。我们所做的,是想让你少走弯路,不走错路。18论文整合省级期刊、国家级期刊、核心期刊、行业期刊、高校学报、国际期刊等多种媒介用稿信息,旨在让作者了解刊物的用稿要求,有针对性地创作、投稿。
我们不是官方,我们是传媒动态分析者。本号所发布的传媒内容仅用于信息分享,供写作投稿参考,如有触犯您的权益,请告知站务删除。18论文平台发布论文、范文、指导评析类文章均为本站原创,除授权发表期刊及其合作网站外,严禁任何其他机构转发,违者必究。
咨询联系信箱:shkcn@163.com QQ:151796400 电话:17392328115 微信:suzhu88
本平台不接受任何代理行为,中介勿扰。
导航菜单
发布流程
站务联系
信箱 shkcn@163.com
   shkcn@126.com
QQ 151796400
电话 17392328115
微信 suzhu88
   suzhu08
重点推荐
综合服务
业务推荐
学术资源遴选开放数据库

官方 | 竹苑聆箫 | 声明

18论文2012-2022(第三版)Shkcn.Com版权所有

陕ICP备11010627号